https://www.yunlianauto.com

地平线余凯:一年发布一代芯片,一年后一定整车量产

导语:地平线的每一代芯片都落地有声。6月11日,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在2021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峰会上表示。这样的话语从技术男余凯的口中说出,多少显得有些浪漫。 成立六年来,

“地平线的每一代芯片都落地有声。”6月11日,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在2021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峰会上表示。这样的话语从“技术男”余凯的口中说出,多少显得有些浪漫。

 

自动驾驶,地平线,芯片

 

成立六年来,地平线面向智能汽车产业推出了中国首款车规级AI芯片征程2、高效能车规级AI芯片征程3等多款产品。

前期的研发过程自然是充满艰辛,但这些地平线鲜少对外诉说,反而是用一系列量产产品证明自身能力。过去一年,地平线的征程2和征程3芯片先后搭载在UNI-T和2021款理想ONE上,实现量产。前者上市后连续数月销量破万,后者是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的主销车型,还未正式交付时就已经引发业内关注。

两款芯片之所以备受瞩目,不只是因为其良好的性能,对一家人工智能芯片初创企业而言,背后的快速交付能力更是引发外界关注的核心。

据了解,从2019年8月发布到2020年6月量产上车,征程2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而到了征程3,地平线将这个过程进一步缩短到了8个月。2020年9月的北京车展上,地平线发布征程3,次年5月便实现量产上车。

在芯片热潮之下,谁能够更快实现规模化量产,就能在窗口期关闭之前稳占头部地位。事实上,目前已公布搭载地平线征程芯片的车型一共有十款,除了上述两款之外,还包括长安UNI-K、智己汽车、广汽埃安AION Y、东风岚图FREE等多款中高端车型。

对于产品快速量产的秘籍,余凯用“多快好省”四字箴言总结概括,这也是地平线征程芯片及产品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

 

自动驾驶,地平线,芯片

 

构建中央计算架构时代的AI中台

在现场,余凯说起创立地平线的初衷——2013年研发自动驾驶时,余凯的工作是将算法部署在汽车电脑内,使汽车能够在复杂场景中完成感知、决策等动作。

“但打开汽车后备箱,你会发现各种线乱糟糟结成一块,车辆行驶20分钟就要找地方散热。”他回忆道,“就感觉软件算法和整车之间有一个东西是缺失的。”

余凯口中“缺失的东西”正是芯片。身为从业者,那时的他隐隐感到智能汽车时代呼之欲出,在他看来,芯片之于智能汽车,就如同发动机之于燃油车。

回顾燃油车时代,发动机将石油燃料转化为动力以驱动汽车行驶,余凯认为,新时代下,数据将变为新的能源,“数据能完成精准决策、精准的用户服务,这就是新时代的算力。”

地平线因此成立,专注研发边缘AI芯片。在余凯的构想里,地平线要成为一家AI平台公司,业务不仅局限于自动驾驶,还会涉及智慧城市、智慧商业等多方面。如此定位使地平线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看待和应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变化。

当传统的E/E构架从分布式走向集中式时,就意味着此前汽车软件和硬件的关系已经不适用于未来智能汽车发展。传统架构下,AI计算分为智能驾驶和座舱IVI两部分,其中,座舱IVI还包含HMI。而当前的计算集中化带来域控制的新概念,智能汽车开始有驾驶域和座舱域的区分,智能HMI也开始独立于传统IVI而存在。

 

自动驾驶,地平线,芯片

 

地平线的征程2和征程3便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征程2能够同时实现智能座舱和ADAS相关功能,搭载这颗芯片的长安UNI-K,不仅能解放驾驶员双手,还能进行为乘客提供隔空手势交互等功能。这种智能化功能的加持下,UNI-K上市后便表现亮眼,3月份的订单接近万辆。

而着眼于未来,余凯始终认为,驾驶域和座舱域将走向以神经网络计算、数据驱动为代表的软件2.0时代,其终局为中央计算机。“不仅是智能驾驶,还有所有的整车车身、道路环境、人机交互等数据,都要放在一起。”

这正是地平线想要打造的整车AI中台。这个创立之初就确定的战略定位,使地平线在推出每一代产品时都颇有节奏感。“每年发布一代芯片,一年之后一定整车量产。”余凯总结道。

在征程3成功量产装车后,地平线的下一代产品征程5和征程6也即将面世。

打破算力迷思,着眼真实AI性能

上个月,征程5系列芯片宣布一次性流片成功。“这个是面向中央计算,并且把感知就是人机交互跟智能驾驶结合在一个芯片平台上面去做计算,体现我们走向AI中台这样的战略趋势的判断。”余凯表示。

据了解,征程5是地平线面向L4高等级自动驾驶推出的第三代车规级产品,人工智能算力达96TOPS,支持16路摄像头感知计算,被视为自动驾驶芯片领域划时代的产品。随着征程5的推出,地平线也将成为业界唯一一家从L2到L4全场景覆盖的整车智能芯片方案提供商。

 

自动驾驶,地平线,芯片

 

余凯直言,征程5是地平线团队目前遇到的挑战性和复杂度最高的新品,但却提前实现了流片,这给了团队很大的信心。他透露,地平线为征程5流片做好了150个小时测试的准备,但其实只用了15个小时就全部通过。

十倍效率的背后离不开地平线团队的努力。余凯特意提到了团队的视觉算法能力,“无论是imageNet还是KITTI还是Waymo自动驾驶算法大赛,这些大赛里拿第一名的中国人都来自地平线团队。”

实际上,余凯本人就深耕于计算机视觉和图像识别领域,他曾在CVPR、IEEE等国际学术平台上发表多篇论文,也曾带领团队获得过ImageNet图像识别评测第一名。地平线联合创始人黄畅开发的人脸检测技术,已经占领了80%的数码相机市场。

这样的团队加持下,地平线构建了较强的软件能力,进而实现芯片的快速量产上车。

余凯表示,地平线并不单纯追求物理算力,而更看中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在芯片上的计算效率,即FPS(Frames Per Second)。“这是最真实的AI效能,同等FPS下,地平线的功耗只有英伟达的几分之一。”他透露道。

余凯认为,衡量芯片本身有没有价值,在于软件在芯片之上是不是能够充分的去施展软件的魅力。而为了达到这一点,地平线在成立初期就格外强调开放的软件生态。余凯表示,应该充分给予主机厂产品定义能力,让他们面向用户定制化开发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和体验。

 

自动驾驶,地平线,芯片

 

在这过程中,地平线作为本土企业的优势也逐渐凸显。其不仅针对中国特色场景增加产品功能,也能为合作伙伴提供快速的响应服务。余凯戏称:“我和长城汽车说,我们是世界上离你距离最近的芯片公司,也和比亚迪说,我们是世界上离你距离最近的自动驾驶芯片公司,虽然他们一个在河北、一个在广东。”

在2021款理想ONE发布会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高度评价称“地平线是其见过配合程度最高、最专业的芯片供应商团队。”开放性的生态理念和中国企业独有的性价比优势,使地平线广受主机厂欢迎。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地平线与江汽集团、理想汽车、韦尔股份、大陆集团等17家合作伙伴官宣合作,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着眼未来,余凯称地平线将继续做好开放平台赋能者,也将保持每年一代芯片的推出速度,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行业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