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即将过去的2018年,在汽车领域各品牌推出的新款车型中,小排量涡轮增压、新能源车型已然成为了今后汽车发展的方向。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前11月,国内新能源车产销双双突破100万辆大关,其中纯电动车型占据了绝大部分,电气化时代终将到来。
每当提到纯电动汽车,消费者首先想到的就是续航问题,毕竟纯电动汽车续航有限,不能和燃油车相媲美。其实,在如今已经有很多汽车品牌车型续航可以突破400公里(实际续航),而这其中也不乏一些自主品牌,如:比亚迪、荣威、蔚来等。
续航里程虽然增加了,但对于纯电动汽车,还有一个致命的影响因素——温度。现在正值寒冬季节,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普遍都在零下10度以下,很多纯电动汽车车主就会发现自家的车辆续航明显不如夏季,而且行驶同等距离的路况,冬季掉电更快。这种情况还体现在我们日常的其它小细节上,像燃油车蓄电池更容易出现亏电的问题,手机续航严重不足,还有部分手机品牌可能出现冻关机的情况。那导致电池在冬季续航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1.电池活性降低 内阻增加
说到电池活性降低,首先待从电池原理说起。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纯电动汽车都使用锂离子电池组,锂电池具有重量轻,容量大等优点,所以是各大品牌的首选电池。而锂电池根据单元又可分为磷酸铁锂、三元锂和锰酸锂三种主流电池,负极都以石墨材料为主。这三种电池反应原理基本相似,都属于“摇椅式”电化学储能过程。
而在电池内部,锂离子的活性和温度变化有很大关系。温度越高,锂离子活性越大,也更容易穿过SEI膜和克服电解液传导的抗住。而当温度降低后,锂离子的活性就会差很多,锂离子通过SEI膜也变得困难,表现为阻抗增加。而电解液的活性在低温下同样会变差,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扩散能力降低。其实际表现为电流值减小,同时锂电池的可用容量变小,内阻增大。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yunlianauto.com/article/15/14164.html